关于印发财产保险危险单位划分方法指引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7-12 16:16:01   浏览:9531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印发财产保险危险单位划分方法指引的通知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关于印发财产保险危险单位划分方法指引的通知
保监发〔2006〕52号

  

各财产保险公司、再保险公司,各保监局:

  为贯彻落实全保会精神,规范大型商业风险的承保行为,维护国内保险市场持续健康发展,我会对财产保险危险单位划分方法进行了研究论证。现将《财产保险危险单位划分方法指引第1号: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财产保险危险单位划分方法指引第2号:水力发电企业》、《财产保险危险单位划分方法指引第3号:火力发电企业》、《财产保险危险单位划分方法指引第4号:航天风险》、《财产保险危险单位划分方法指引第5号:公路及桥梁》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本通知所发布的指引于2006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

  

                    二○○六年五月十六日

  

财产保险危险单位划分方法指引

第1号: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

  

  一、危险单位的定义

  “危险单位”是一次保险事故可能造成的最大损失范围(见《保险法》第一百条)。保险事故概率有着很大的不确定性,不同概率情景之下的最大可能损失有着很大的差别。保险公司一般将概率情景分为两类:普通保险事故和极端概率事故。普通保险事故与极端概率事故的区别主要在于两方面:一是发生概率,极端概率事故的发生概率要大大低于普通保险事故;二是损失范围,普通保险事故的损失范围通常限定在单一地点,极端概率事故(如高烈度地震、飓风、海啸等)则往往波及广大地域。我们通常所言的危险单位划分主要指普通保险事故情景下的最大损失范围划分,极端概率事故则主要通过累积风险控制进行管理。

  二、划分危险单位的目的

  危险单位划分是评估可能最大损失(Possible Maximum Loss)的基础。通过危险单位划分确定最大损失范围后,保险公司对该范围内保险财产遭遇保险事故可能损失的程度进行进一步的估测,便可得出可能最大损失的金额。以此为据,保险公司可以确定自身在特定项目上的自留风险比例,并安排所需的各项再保险保障。

  三、危险单位划分的基本原则

  危险单位的划分应该本着科学、谨慎和合理的原则进行。

  “存疑不分”是危险单位划分的重要原则,即在存有疑惑和不确定的情况下,应该不做一个危险单位以上的进一步划分。

  危险单位划分的标准是坐落于同一地点的两(多)项保险财产彼此安全区隔,发生于其中一项财产的保险事故不会同时影响另一项保险财产。

  同一保单下的保险财产如果符合上述危险单位划分的标准,该保单可以进行危险单位划分。同一地点不同保单下的保险财产如果可能受到同一保险事故的影响,上述保单下保险财产应合并视为一个危险单位。

  最大损失范围应以最大可能损失(Maximum Possible Loss)为判断基础。最大可能损失是指在所有保护系统失灵,相关应急处理人员以及公共救灾机构无法提供任何有效救助的情况下,单一设施可能遭受的财产损失以及营业中断损失的合计最大金额。对于火灾风险而言,这意味着“完全焚毁”的状态。在这一情景下,只有充分的区隔距离以及完整无隙的防火墙(即防火墙上不能开有通口,即使这些通口有防火门一类设施遮蔽)才能有效阻止火势蔓延。简单说,最大可能损失是主动保护系统无效情景下的可能最大损失。

  四、危险单位划分的基本方法

  对于财产险来说,一座建筑物,不管有多少个被保险人或有多少张保单与建筑物有关,其建筑物以及建筑物内所有物品,包括相关的利润损失险、营业中断险和后果损失险都应被看作是一个危险单位。即一座建筑物及其内含物品将作为一个危险单位,不应进一步进行危险单位划分。

  对于建安工险来说,同一地点一个工程不管涉及多少个被保险人或保单都应视为一个危险单位,其中除建安工险以外,也包括预期利润损失、延误开工和后果损失。同时应明确记录在案工程项目属于新建、扩建还是内部改造。

  如果保险公司承保的附加风险受位于不同地点的风险影响时,包括但不限于由于物质损失引起的供应商、客户以及相互关联的风险,无论它是在标的物所在地或其它地点,每个地点可被看作一个独立的危险单位,但利润损失风险不能划分。

  当标的包含已知和列明的位于其他地点的相关延伸风险,包括由于物质损失引起的但不限于供应商、客户以及相互关联的风险,而且保险公司在承保时记录在案时,每个地点可被看作一个独立的危险单位,但利润损失风险不能划分。

  未知、未列明或不能被确认的附加风险将按地点被看作是不同的危险单位。

  五、危险单位划分的时机

  保险公司应当在承保风险时就确认危险单位划分并记录在案。

  如果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危险单位存在同一地址,保险人应在其承保时就要在记录中明确标明这些建筑物、建筑物内物品以及利润损失或营业中断险、后果损失如何构成一个或多个危险单位。如果没有做这些确认,在该同一地址上的建筑物及建筑物内物品及其相关利润损失等将被认为是构成一个危险单位。

  六、相关的定义

  “建筑物”是指包括外墙的建筑物,外墙是指建在地址周边的墙,与地基上面额外的墙和房顶数无关。

  “地点”是指相连的、没有间断的开阔地,由公路、铁路、河流或其他自然物隔开。

  “工程”是指一个全面规划好的工程,具有完整的工程进度表,包括起期日、工程进度及完工日期。



财产保险危险单位划分方法指引

第2号:水力发电企业

  

  目次

  1.范围

  2.总则

  3.术语和定义

  4.识别关键风险的方法和标准

  5.水电站的组成和分类

  6.人为因素风险评估的方法和基本原则

  7.结论

  

  1.范围

  本指引规定了水电站危险单位划分的原则、方法和内容。

  本指引适用于水电站危险单位划分的评定。

  2.总则

  鉴于财产保险业务实践的多样性,本指引旨在系统地归纳总结危险单位划分操作中必须考虑的要点和可使用的基本方法。对于具体业务的危险单位划分操作,保险公司应以本指引为基础,做出符合业务实际情况的判断,或采取更为谨慎的原则和方法。

  3.术语和定义

  3.1 危险单位

  危险单位:一次保险事故对一个保险标的造成的损失的最大范围。

  3.2 其他重要术语和定义

  水电站:是将水能转换为电能的综合工程设施,它包括为利用水能生产电能而兴建的一系列挡水、引水、发电等建筑物及安装的各种金属、发电设备。水电站除发电所需的建筑物外,如设有防洪、灌溉、航运、过木、过鱼等其他建筑物,则称为水利水电枢纽。

  4.识别关键风险的方法和标准

  在本指引中关键风险是指可能给标的造成最严重损失后果的风险因素,此类风险虽然发生概率较低,但仍应被认定为划分危险单位的主导因素。识别和评估水电站关键风险首先必须了解水电站的相关特性。

  4.1 水电站的组成和分类

  水电站枢纽工程主要由挡水建筑物(坝)、泄洪建筑物(溢洪道或闸)、引水建筑物(引水渠或隧洞,包括调压井)及电站厂房(包括尾水渠、升压站)四大部分组成。

  水电站可按不同方法分类。按装机容量,根据现行国家标准,装机容量小于50MW的为小型水电站,装机容量50~300MW的为中型水电站,装机容量大于300MW为大型水电站;按水力资源的开发方式进行分类,即厂房位置与拦河坝之间的关系上,可分为坝后式、河床式、引水式和混合式。

  4.2 水电站建筑物等级及设防标准

  水电站建筑物等级及灾害设防标准是严格按照政府有关部门颁布的标准执行。目前,最新执行标准为水利电力部颁发的《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安全标准》(DL5180-2003),建筑物等级及设防标准按工程规模(水库总容积、电站装机容量)大小来划分。

  4.3 水电站关键风险的识别和标准

  水电站是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场所,与其他建筑物相比具有如下显著特点:1、受自然条件(地形、水文、地质)约束强烈;2、受水影响大;3、施工复杂;4、失事后果严重。水电站的这四个特点决定了衡量工程的五个重要指标中,即功能性、安全性、经济性、时效性和社会性,安全性和功能性居于最为关键的考量要素,也决定了水电站的唯一性,即没有两个水电站是完全一致的。

  根据水电站特点和价值分布,溃坝和厂房损毁是水电站可能的最严重的损失后果,因此,判断是否属于关键风险的标准在于风险因素一次事故是否可能导致水电站的溃坝或发电厂房的损毁。

  识别水电站的关键风险,需要充分了解水电站特点,结合水电站分类和主要水工建筑物的分布情况,利用风险识别和评估技术、手段(如列举法、流程法、频度烈度标定法等)进行识别和判断。巨灾风险如洪水、台风、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由于特点不同,一般不应被认定为关键风险,但考虑到水电站的特点,无论在建设期还是运营期,洪水均有可能对其造成最严重的损失后果,因此,水电站类标的关键风险应将洪水包括在内。通常水电站的关键风险不止一项,其他如滑坡、泥石流也有可能导致溃坝和发电厂房的损毁。

  5.防护措施失效评估的方法和基本原则

  水电站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水工建筑物的设计等级和设防标准并不意味着其必然具有相应的灾害防护能力。

  5.1 电站建造期

  主要工程问题有坝基坝肩抗滑稳定性和渗透稳定性问题,围堰稳定性与渗透问题,溢洪道和溢流坝下段冲刷问题,引水、导流隧洞围岩稳定性问题,厂房地基强度和变形问题,坝肩、船闸、厂房、临时及永久道路高边坡稳定性问题,库区塌岸、水库诱发地震等等。一般来讲,工程的复杂性和工程难度与工程的风险高低成正比,工程存在的问题越多越难解决,表明工程可能的风险源也越多,风险也更高。建造期防护措施失效评估最有效的方法是根据工程进度,列举施工可能面临的各种工况组合,从中找出最不利的组合,评估损失后果,确定关键风险因素。

  5.2 电站运行期

  涉及引水、泄水、发电等各部分的调度运行,梯级电站在汛期还需要对行洪进行联合调度。在一定的条件下,如果调度运行失误,可能导致水电站在正常设防标准内出现较大的损失。因此,运行期防护措施失效评估最重要的方法是评估电站运行管理监测制度的合理性、应急抢险方案的有效性,同时应了解电站各功能独立部分是否关联导致损失的波及,标的物空间是否毗邻等,从而确定在关键风险因素作用下的损失最大范围。

  6.人为因素风险评估的方法和基本原则

  根据国内保险公司有关水电工程承保赔付情况分析,自然灾害与人为风险造成的工程损失比例大约为6 :4。人为因素可能导致电站发生溃坝和厂房损毁的最严重损失后果主要是设计风险和施工风险。保险公司在划分水电站危险单位时,在遵守本指引规定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的同时,不应忽视对人为因素的评估,对于各种人为因素不确定性较大的保险项目,应依照谨慎原则,从严划分。需要谨慎关注的人为因素及其评估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如下:

  6.1 人为因素风险评估的基本原则和主要方法

  6.1.1 勘测、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的资质

  对上述经营单位,国家相关管理部门都按照其规模、拥有设备、技术力量等评定了不同的资质等级,它分别反映了企业的勘测、设计、施工、监理的技术、装备和管理的综合能力。

  6.1.2 业主背景、资金来源、投资到位情况

  业主的背景、资金来源、投资到位情况对工程风险有相当大的影响。往往是大业主、知名企业注重安全生产,主动且有能力进行安全施工方面的投入。而资金到位情况好的话,没有垫资施工,则因为资金造成工期延误的风险就可以避免。

  6.1.3 新技术、新工艺

  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施工的工程,由于该技术、工艺具有一定的探索性和不可预期性,缺乏一定的工程实践经验,因而,风险也比成熟技术、成熟工艺的要大。

  6.1.4 工程施工进度

  对于具有季节性施工要求的分项工程,如期按照工程施工进度组织工程施工是非常重要的。一旦由于种种原因施工进度出现问题,影响了分项工程的按时完工,或者应将避开汛期的工程,不得已安排在汛期施工,此时所面临的风险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极易发生事故。

  6.1.5 承包商技能和诚信程度

  施工承包商(包括分包商)的施工操作技能会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高资质和管理有序的承包商,在工作中会认真按照施工作业程序操作,而资质低或无资质的临时组建的施工队伍,由于培训、管理、经验等多方面的不足,因此在施工中不可能严格按照设计意图和操作规范作业,这样必然会加大工程的风险。

  6.2 巨灾风险的评估

  随着人口密度日益加大,保险价值集中度提高以及建筑行为不断扩张到存在高自然风险的地区等原因,近年来洪水、台风、地震等巨灾损失连创新高。2005年全球高达780亿美元的自然灾害保险损失中,90%是由风暴和洪水造成。

  由于洪水、台风等巨灾风险的特殊性,即使保险公司按最谨慎的原则划分每一笔业务的危险单位,在发生重大自然灾害时,责任累积问题仍然难以避免。

  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较为频发的国家,主要灾害类型为洪水和台风,如83年和91年的流域性大洪水和05年东南沿海的台风,造成了人员、财产的巨大损失。对于水电站类标的,洪水、地震始终是不可忽视的风险因素,为减少和减轻巨灾责任累积,保险公司应采取流域责任总量评估和电站建筑等级(设防标准)责任总量评估两种方式进行巨灾累积责任的评估。

  7.结论

  综上,水电站危险单位划分原则和基本方法主要由水工建筑物特点和关键风险因素特点决定。

  7.1 水电站危险单位划分基本原则

  根据标的所处的地理环境、地质条件以及当地自然灾害(地震除外)侵袭的最大范围进行划分;根据水电站建筑物分布特性,关键风险因素每次事故造成相关相邻部分的最大损失范围进行划分。

  7.2 水电站危险单位划分参考方法

  对于常规类型水电站,其财产险/建安工险/利损险等险种危险单位划分方法通常为:

  7.2.1 如果是坝后式或河床式结构,电站只能作为一个危险单位。

  7.2.2 引水式发电结构,大坝、围堰以及与大坝相关联的工程作为一个危险单位;引水隧道、尾水隧道、地下厂房及厂房内设备等作为另一个危险单位。

  7.2.3 部分混合式发电结构,如果发电厂房距大坝有一定的安全距离,可以考虑将挡水系统、泄水系统以及与大坝相关联的系统作为一个危险单位;引水发电系统作为另一个危险单位。此条中所指的安全距离应为根据电站所处的地形、地质、水文条件、设计施工方案等情况,一旦发生洪水、溃坝、巨型滑坡、泥石流等重大损失,不至于同时影响大坝和厂房的安全。

  7.2.4 相关的利损险危险单位不能与主险分开,必须与相应的主险相加作为一个危险单位;如果主险标的可以划分为两个危险单位,利损险必须分别全额加至每一个危险单位项下。

  

财产保险危险单位划分方法指引

第3号:火力发电企业

  

  目次

  1.范围

  2.总则

  3.术语和定义

  4.识别关键风险的方法和标准

  5.防护措施失效评估的方法和基本原则

  6.人为因素风险评估的方法和基本原则

  7.结论

  

  1. 范围

  本指引规定了火电厂危险单位划分的原则、方法和内容。

  本指引适用于火电厂危险单位划分的评定。

  2. 总则

  鉴于财产保险业务实践的多样性,本文旨在系统地归纳总结危险单位划分操作中必须考虑的要点和可以使用的基本方法。对于具体业务的危险单位划分操作,保险公司应以本文为基础,做出符合业务实际情况的判断,或采取更为谨慎的原则和方法。

  3. 术语和定义

  3.1 危险单位

  危险单位:一次保险事故对一个保险标的造成的损失的最大范围。

  3.2 火电厂

  火电厂:把矿物燃料的化学能以热能的形式释放,再把热能转换成机械能,进一步转换成电能的场所。

  3.3 蒸汽轮机

  蒸汽轮机:以高温高压的水蒸汽为工质,推动涡轮机械旋转,把蒸汽的热势能转换成机械能的设备。

  3.4 燃气轮机

  燃气轮机:以高温高压的烟气为工质,推动涡轮机械旋转,把燃料的化学能转换成机械能的设备。

  4. 识别关键风险的方法和标准

  在本文中关键风险是指可能给标的造成最严重损失后果的风险因素,此类风险虽然发生概率较低,但仍应被认定为划分危险单位的主导因素。本段介绍此类评估的基本方法。

  4.1 火灾风险是各类火电厂普遍存在的关键风险之一

  4.1.1 火电厂中极有可能引起火灾的物品名称

  火电厂是把燃料的化学能最终转变成电能的场所,中间存在燃料的燃烧过程,所以燃料本身就容易引起火灾。燃煤电厂中的燃煤、输煤系统以及煤粉粉尘,燃油燃气电厂中的燃油和燃气都可能引起火灾和爆炸。另外,火电厂的大型设备中普遍用到各种润滑油和绝缘油,如蒸汽轮机的轴瓦润滑油、变压器的绝缘油,这些都存在泄漏的危险。还有氢气冷却系统,也可能引发火灾事故。

  4.1.2 损失原因

  如果泄漏严重、报警监控系统不完善或灭火系统不能有效工作,都有可能引起主要设备的损毁,甚至是整个厂房的烧毁。

  4.1.3 火灾风险评估内容

  厂房的布置、机器设备的布置、监控系统是否正常工作、灭火系统在特殊情况下是否能够有效地起到灭火的作用以及火电厂整体的安全管理是否到位都是评价火灾风险的有效依据。

  4.2 爆炸风险也是火电厂普遍存在的关键风险

  4.2.1 爆炸风险环节名称

  无论是蒸汽轮机机组还是燃气轮机机组,都具有高温高压的工况,都使用高温高压的工质,这就存在极大的爆炸风险。因为高温高压段本身就是火电厂关键设备的关键部分,而且如果一旦爆炸威力巨大,可能造成极为严重的后果,带来巨大的损失。另外,燃煤电厂的煤粉粉尘、燃油电厂的储油罐、燃气电厂的供气系统,还有发电机等设备中的氢气冷却系统,都存在爆炸的风险。

  4.2.2 爆炸风险重点部位

  如锅炉、蒸汽轮机、燃气轮机,都具有爆炸的风险,如果情况严重,不但造成设备本身的全损,而且爆炸可能损毁厂房甚至厂房周围的建筑或设备。所以,火电厂的爆炸风险也是关键风险。

  4.2.3 爆炸风险防控措施和评估内容

  火电厂通过大量布置传感器的方法对各个工况下的物理参数进行监控,一旦发现这些参数不正常,立即进入保护状态,切断相关设备或进行相关保护处理,避免事故的发生。所以,火电厂监控系统是否正常工作和电厂内部管理是否完善是评价爆炸风险大小的重要依据。

  4.3 火灾风险和爆炸风险是火电厂财产险最重要的两个关键风险

  4.3.1 产生原因和风险的关联性

  引起这两种事故发生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意外事故、工人操作不当,也可能是设备本身在设计或制造上存在缺陷。而且火灾本身会引起爆炸,爆炸的同时也会伴随着火灾,所以危害很大。

  4.4火电厂机损险

  4.4.1 机损险损失影响

  火电厂机损险可能的最大损失一般小于财产险,这是因为机损险的损失一般情况下只涉及到机器设备本身,最多也只是影响到单独的机组,除非有两台或两台以上机组共用重要的关键设备。

  4.4.2 机损险损失原因

  机器设备本身在设计或制造上存在缺陷;设备工作于不正常的工况;工人操作失误;断电断水等其它的意外事故。除了设计制造上的问题外,其余的风险都可以通过加强内部管理、提高员工业务素质来得到有效的改善。

  4.5 建安工险风险

  一般都包括承保试车期风险。

  建安工险风险特点和原因:在试车期,火灾和爆炸同样是关键风险。与财产险和机损险不同的地方是,这时火灾和爆炸是由于设备的安装或调试所引起的。

  5. 防护措施失效评估的方法和基本原则

  5.1 一般的火电厂

  一般的火电厂属于大型企业。对于投入运营的火电厂,有一系列的安全防护措施,如安全操作、安全检查、消防防火等。作为划分危险单位的前提,应评估是否存在所有防护措施同时失效的可能。这主要从企业对于安全生产是否重视的角度来评估。一旦企业在这些方面投入的资金有限,管理上不够重视,就可能同时影响到各种安全防护措施功能的正常发挥,从而引起事故或使原本可以控制的小事故发展成无法控制的大事故。如,安全操作和安全检查是防范风险的两个重要手段,消防防火则是对事故发生后进行及时的补救,使损失得到控制。对于火电厂的主要设备,一旦这两个方面同时失效,则该设备的损失会同时导致周围设备的损失甚至整个厂房及设备的毁坏。所以,在防护措施失效评估时,要同时考虑上面的几个因素,如果都不能达到标准,就可能造成巨大的损失。假如是其中的某一项不能达到要求,危害可以得到一定的控制。

  对于安全防护措施存在明显缺陷的保险项目,在划分危险单位时除遵守本指引的有关规定外,还应格外谨慎,并坚持存疑不分的基本原则,以保证保险公司的经营安全。

  5.2 火电厂的建安工险

  防护措施主要分成两个方面,一是土建方面的安全防护,二是设备安装调试方面的安全防护。火电厂的设备在总投资中所占的比重比较大,而在土建期间设备一般还没有到达,所以设备调试的防护措施失效可能造成的最大损失要大于土建时期可能造成的最大损失。设备安装时期的防护措施主要是制定严格的安装调试计划和相应的突发事故处理方案。如果参与安装调试的单位的资质不佳,调试人员经验欠缺,同样会引起非常严重的后果,不但损坏机器,甚至可能发生爆炸等危险事故。

  所以,火电厂在调试期和运营期同样存在巨大的火灾爆炸风险。

  6. 人为因素风险评估的方法和基本原则

  各类事故的发生多数与人为因素存在内在联系,安全防护措施也有可能遭到人为因素的干扰,如工作人员违反电厂安全生产管理规定、发生事故时不能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等情况,此类问题多数是企业内部风险管控制度滞后的体现。火电厂虽然在安全管控上普遍比较重视,但同样存在工人操作不当、技术人员处理事故的能力不强以及对相关流程管控不严等问题。工人的误操作、擅离职守同样会引起火灾、爆炸等风险。人为因素造成灾害的可能性的大小要从几个方面来评估。首先,企业有没有完善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其次,企业对职工的培训是否到位;再者,企业对人为因素的风险管控是否重视。如果对以上几点都认真执行,那么人为因素的风险就可以大大地缩小。但人为因素的影响不可能完全避免,所以提高火电厂的自动化就成为减少人为因素风险的有效手段。在划分火电厂危险单位时,不可忽视人为因素的影响,对于缺乏完善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或者虽有制度但没有对工作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或者不能保证严格贯彻执行规章制度的电厂,其危险单位的划分应在本指引文件有关规定的基础上,依照谨慎原则,从严执行。

  火电厂建安工时期的人为因素风险主要是表现在试车期的风险。负责安装调试的单位的管理水平、试车人员的工作认真程度、调试熟练程度、处理突发性事件的能力等都是风险评估时需要考虑的因素。

  7. 结论

  综上所述,虽然各种类型火电厂风险差异较大,但危险单位划分原理相同,为了便于操作,不论是汽机电厂、燃机电厂、联合循环电厂还是柴油机电厂,都采用统一的危险单位划分方法。

  7.1 火电厂财产险/财产利损险/建安工险危险单位划分方法

  7.1.1 一个火电厂只有一座主厂房视作一个危险单位,不论这个主厂房内有几台机组;如果承保了利损险,相应的利损险应与主险相加作为一个危险单位。

  7.1.2 一个火电厂有两座主厂房,并且安全间距大于50m,可以划分为两个危险单位。如果两座厂房的设备没有共用的辅助设施,利损险危险单位可以按相应的利损保额比例划分并分别与主险相加;如果两座厂房的设备有共用的辅助设施,相应的利损险危险单位不可以拆分,应将利损险总保额分别与主险相加作为一个危险单位。

  7.1.3 对于部分独立的辅助设施如码头、冷却塔、职工宿舍、备品备件仓库、办公楼等,如果与主厂房安全间距大于50米,可以将这些辅助设施视作独立的危险单位。对于利损险,无论附属设施和主厂房的安全间距有多大,均不能拆分,必须在两个危险单位上同时加上利损险的总额。

  7.2 火电厂机损险/机损利损险危险单位划分方法

  如果没有共用的设备,机损险每台机组(包括机组附属设施)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危险单位;如果有共用的设备,有共用设备的机组合并作为一个危险单位。机损利损险可以按相应的利损保额划分并与原来的危险单位相加作为一个新的危险单位。



财产保险危险单位划分方法指引

第4号:航天风险

  

  目次

  1.范围

  2.总则

  3.术语和定义

  4.划分航天风险的方法和标准

  5.航天项目所涉及的责任保险

  6.评估航天风险的方法和基本原则

  7.结论

  

  1.范围

  本指引规定了航天保险危险单位划分的原则、方法和内容。

  本指引适用于航天保险危险单位划分的评定。

  2.总则

  鉴于航天保险业务实践的多样性,本文旨在系统地归纳总结危险单位划分操作中必须考虑的要点和可使用的基本方法。对于具体业务的危险单位划分操作,保险公司应以本文为基础,做出符合业务实际情况的判断,或采取更为谨慎的原则和方法。

  3. 术语和定义

  3.1 危险单位

  危险单位是一次保险事故可能造成的最大损失范围(见《保险法》第一百条)。

  3.2 其他重要术语和定义

  合同:包括《贷款合同》、《发射服务合同》、《卫星购买合同》、《保险合同》(保单)等,通过上述合同明确银行(通常是围绕某一特定航天项目的银团)、火箭和卫星制造商、发射服务商、卫星运营商、保险公司之间的权利和义务。

  针对航天保险业务危险单位划分所涉及到的重要术语和定义,主要有下面所列的几项,通常在航天保险业务中根据不同的险种在保单的定义条款中列明:

  风险起期:由保单双方约定一个时间或从一个标志性发射活动指令的执行开始。

  风险终止:保单到期或赔款达到保额。

  意向点火:在点火执行发射任务的过程中,火箭收到控制台的信号从而燃料开始流向一级发动机的时刻。

  起飞:意向点火后,火箭与发射台分离。判断标志是用于机械连接火箭与发射台的起飞触点的闭合。

  星箭分离:箭上分离系统收到释放卫星命令后卫星与火箭的物理分离。

  部分损失和全部损失:通常情况下是根据被保险人与相关方签订的合同中有关责任损失条款的规定,经保险人和被保险人双方协商确定。不同险种的保险合同中规定的部分损失和全部损失的定义也不相同。一般地,部分损失是指保险标的发生损失,但尚未达到全部损失或推定全损的标准。全部损失是指卫星、火箭的全部损毁或卫星运营能力(含转发器、星上电能和燃料)的损失超过75%或卫星发射时未达到预定轨道。这两个定义是确定损失程度和保险赔付标准的关键。

  4.划分航天风险的方法和标准

  由于航天项目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决定了航天项目具有“高价值、高技术、高风险”的特点,每一个航天项目都是一个复杂的综合的系统工程。航天保险往往把某一特定的航天项目作为一个总的危险单位,再根据其不同的进展阶段,如发射前阶段、发射阶段及卫星在轨阶段等,由卫星运营商、卫星制造商及发射服务商按照合同规定承担各自不同的权利和义务,进而依据保险利益原则来分解和划分风险。

  针对一个单一的航天项目,最大危险单位即为该航天发射项目的总金额,其核心部分为火箭和卫星的总价值,除此之外往往还包括地面站等附属硬件设施的费用和融资成本等。星箭分离前,危险单位主要表现为火箭及卫星的价值;星箭分离后,火箭的价值随之转移到卫星上,最大危险单位仍保持不变。但随着卫星在轨道寿命的减少,每年续转的金额将相应递减。

  5.航天项目所涉及的责任保险

  在整个航天项目的发展过程中,卫星所有人、发射服务提供商和卫星制造商均涉及第三者责任风险。根据联合国1967年《外空条约》第6条和1972年《空间物体造成损失的国际赔偿责任公约》的第2、3、4条的有关规定,卫星及发射工具在发射后所造成的地球表面上或飞行中的飞机上的人员及财产损失的责任由空间物体的发射国负责赔偿。就商业发射而言,发射国通常要求商业发射机构或卫星经营者就上述风险购买保险。

  危险单位:卫星发射过程及其发射后,从火箭或卫星上失落的物体造成地球表面上第三方的人身及财产的损失,以及飞行中的飞机上的人身及财产的损失。

  卫星发射第三者责任保险:对卫星经营者、商业发射机构及发射国政府所承担的上述风险提供保障,保险责任通常从运载火箭进入发射场或运载火箭意向点火时开始至发射后一年。最大危险单位往往规定一个最大的综合单一责任限额。

  6.评估航天风险的方法和基本原则

  航天项目的“高价值、高技术、高风险”的特点决定了风险评估在航天保险承保过程中对于费率厘定、确定承保条件的重要性。结合卫星发射活动本身的风险特点,可以从下述三个方面进行风险评估:

  6.1 从技术因素角度进行的风险评估

  6.1.1 评估方式

  承保航天保险项目时,保险人一般通过下面三种方式对项目的技术风险进行评估:

  (1)审阅承保资料和承保信息

  在航天保险项目安排初期,被保险人必须要提供的承保资料和信息包括《卫星购买合同》、《发射服务合同》、火箭和卫星的技术性能说明书、各有关合同方的公司背景和项目管理情况介绍等,保险人通过审阅上述承保资料来初步了解星箭的基本技术状态、继承性、历史记录、项目质量管理情况及合同相关方的背景情况,在此基础上对项目做出风险预评估。对于以往发射失败或异常的卫星或火箭,保险人还将要求提供相应的故障调查报告;对于改进型号的卫星或火箭,也需提交相应的改进情况说明,详尽介绍改进的部件、分系统以及地面试验验证情况说明等。

  在正式发射前,被保险人还需向保险人提供两份重要报告:出厂前评估报告和发射前评估报告。保险人通过这两份报告将了解和掌握到星箭在装配、集成、运输、在发射场测试期间的情况,星上电能、燃料的最终预算和冗余以及发射就绪的准备情况等等,依此在发射前对技术风险进行最终的评估调整。

  (2)参加技术宣讲会进一步掌握承保资料

  被保险人在购买保险的过程中,通常会举办项目的技术宣讲会,保险人往往利用宣讲会上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基于对上述书面承保资料的理解和掌握,进一步与火箭、卫星的制造商,发射服务提供商和卫星所有人就相关技术细节予以讨论,以明确风险性质,为充分评估风险寻求更多的佐证,并为今后厘定费率和确定承保条件奠定基础。

  (3)通过书面问答来最终确定项目风险

  通常在项目技术宣讲会后,保险人会就宣讲内容提出自己的问题,要求相关方予以解答。这种书面交流的形式更利于保险人对技术风险作出理性的评估。清晰完整、细节吻合、逻辑一致的解答有助于提高保险人对该项目技术可靠性和安全性的信心,从而有助于项目的保险安排。

  6.1.2对于发射和在轨寿命保险的技术风险评估应着重考虑以下几个方面和问题:

  (1)火箭/卫星技术搭配的成熟程度,各自的发射纪录,火箭发射的成功率,卫星的可靠性;

  (2)在火箭/卫星采用了新科技的情况下,其设计理念、生产工艺的成熟情况,地面试验的验证情况;

  (3)同型号已在轨运行的卫星的健康情况。若运行异常,需确定该型号卫星的异常是偶发事故还是存在“批次”问题的可能,如太阳能帆板、推进器及BAPTA故障等;

  (4)卫星关键部件的备份情况以及备份使用情况;

  (5)同型号卫星和火箭以往故障原因的调查情况和结论,采取的相应补救措施得到验证的情况。

  6.1.3 对于第三者责任保险的技术风险评估应着重考虑以下几个方面和问题:

  (1)火箭飞行的弹道曲线及预定落区的范围;

  (2)预定落区内城镇分布、人口密度、自然人文景观等相关资料;

  (3)以往发射造成的对第三方的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的情况等。

  保险人规定对于被保险人提供的项目全部相关材料和信息必须真实可靠并作为保单合同的附属部分。

  6.2 从自然因素角度进行的风险评估

  虽然在进行卫星发射这样的高技术高风险活动时,发射活动的相关方通常都会采取非常谨慎的态度,会在主观上人为地控制自然灾害可能对项目带来的潜在影响。但自然因素可能造成的损失确实存在,在某些特定时期和特定条件下,对航天项目风险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因此,自然因素也应成为航天风险评估的关键。航天保险中应考虑的自然因素包括:

  6.2.1 发射场的地理位置、地质条件及交通状况

  对于临近海洋的发射场,通常情况下有利于卫星/火箭的运输,海运相对陆地运输来说,受限较小;而在承保第三者责任险时,由于火箭弹道飞越大洋,人烟稀少,风险相对来说也就较小。但承保时需充分考虑到可能的地震、海啸、台风等自然灾害对发射造成的影响。

  对于位于内陆的发射场,不仅需要考虑地震、洪水、泥石流、火灾等自然灾害,更要了解发射场及周边城镇、人口的密度、分布状况及交通状况等因素。

  6.2.2 发射时的气候气象因素

  发射时需要考虑发射场的气候、雷电、风向、湿度、昼夜温差及高空云层分布等因素,这些都直接影响到发射窗口的选择。

  6.3 从人为因素角度进行的风险评估

  相对其它商业风险,鉴于航天工业的特殊性,火箭、卫星从产品设计、零部件采购、制造、试验、交付、运输、发射直至在轨测试都有极其严格、配套的质量管理控制体系予以保障。

  尽管如此,航天保险的“三高”特点仍决定了保险人在评估航天项目风险时对人为因素的重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6.3.1 保险人在保单中规定恪尽职责(Due Diligence)条款,要求被保险人应尽最大的努力和可能,主动防范、规避风险,而不能因为有保险保障就对安全工作和质量控制掉以轻心;

  6.3.2 保险人会通过审阅承保资料、宣讲会交流或书面提问的形式,了解项目中可能涉及人为因素的风险控制情况,具体有如下几个方面:

  (1)卫星、火箭的制造商,卫星运营商建立产品和项目质量保证监督机构的情况;

  (2)对分承包商的质量控制与管理情况;

  (3)整个项目的评审体系的建立健全情况,包括对系统级、分系统级及设备级的关键项目的设计评审、生产制造准备情况评审、试验评审、工艺评审、出厂准备就绪评审和发射准备就绪评审情况等;

  (4)建立工作人员上岗前的培训考核制度和岗位资格培训情况;

  (5)对于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各类质量问题所采取的质量控制及保障措施的执行情况;

不分页显示   总共2页  1 [2]

  下一页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若干问题初探

高 原


一、 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归责原则与责任免除
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问题,在整个侵权损害赔偿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对于两机动车之间所发生的交通事故而产生的损害,应当适用过错责任原则来确定是否承担责任,已无异议。但对于机动车驾驶人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而言(以下如未作特别说明,机动车辆责任或道路交通事故责任均特指此种情形下的责任),其责任承担方式的形成与发展有一个过程,就算是依据现在各国的法律规定,也并不一定都把机动车辆交通事故责任都规定为无过失责任。但是,即使那些仍然采用过错责任原则的国家,由于“过失在这里发挥的作用实际上要比其他地区严格得多,以至于在很多情形下继续把它称作过失责任已过于做作了”。[1]尽管把机动车辆责任仍以过错责任来确定是否必须承担责任,但由于附加更多条件进行限制,仍然可以达到严格责任的效果,再加上以相应的责任保险制度作为权利受到侵害后的保障,对受害人同样也能予以充分而迅速的保护,大概也可以称之为“殊途同归”吧!不过现在许多国家把机动车辆责任都规定为无过失责任,如德国、意大利等国[2],对于保护公民的基本权利特别是人身权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中国邻国的日本,也于1955年通过《机动车损害赔偿保障法》的通过与施行确立了无过失责任。[3]其实我国早在1987年1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123条就规定:“从事高空、高压、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高速运输工具等对周围环境有高度危险的作业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如果能够证明损害是由受害人故意造成的,不承担民事责任。”作为“高速运输工具”的机动车辆而产生的责任,交通事故责任其实早已适用无过失责任。但中国历来就有行政机构超越立法权限的“传统”,国务院于1991年9月22日颁布、1992年1月1日施行的《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就以过错责任作为归责原则,该办法第19条还明确以“违章行为”作为是否承担责任的依据,并根据违章行为的作用来确定责任承担的大小或多少,把是否承担责任的归责原则与确定赔偿数额的方法不予区分,颇为混乱。该办法第44条还规定:“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行人发生交通事故,造成对方人员死亡或者重伤,机动车一方无过错的,应当分担对方10%的经济损失。但按照10%计算,赔偿额超过交通事故发生地十个月平均生活费的,按十个月的平均生活费支付。”所以有人依据该办法来认为我国此前处理交通事故所采用的是过错责任,而且是推定过错,还说“如果加害人一方主张自己没有过错,应当自己举证证明。能够证明的,可以免责,不能证明的,应当承担责任。” [4]尽管对该法规的理解没有错误,但却未能深入研究其应当采用什么样的归责原则,难免出现错误。而随着社会经济生活的发展,以及对机动车辆责任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对人的身体健康权与生命权的理解与尊重,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必须采用无过失责任来加强对非机动车驾驶人及行人的保护,这些进步法学理论也反映到我国的立法中来。2004年5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以下简称交通安全法)就确立了机动车与机动车之间的过错责任,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的无过失责任,顺应历史和世界的发展要求与方向。本文就试图对交通安全法及相关法规规章的一些具体规定进行相应的分析与评介。
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责任的免除,也就是免责事由,由于交通安全法所采用的是无过失责任的归责方式,也与民法通则第123条的规定是完全一样:民法通则第123条规定为“能够证明损害是由受害人故意造成的,不承担民事责任”。交通安全法第76条第2款也规定:“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造成的,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责任”。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意外事件(或称为“交通意外事故”)及不可抗力都不是当然的免责事由。在免责事由方面,我国的交通安全法规定的免责条件与日本有些不同:依据交通安全法第76条第2款的规定,“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造成的,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责任”。而依日本机动车损害赔偿保障法第3条的规定,免责需要三个要件,分别为:被告证明自己及驾驶者已尽相当注意、车辆不存在构造缺陷和机能障碍、受害人或第三人的故意或过失[5]。从免责条件上的不同可以看出我国的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责任是比较严格的。

二、 赔偿义务人的确定
与《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不同,交通安全法并未规定赔偿义务人(理论上也不应由该法来规定赔偿义务人),因此只能按照2004年5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人身损害赔偿解释)的规定来予以确定。除履行职务者外,机动车驾驶人应承担赔偿责任已无异议,人身损害赔偿解释第8条即有明确规定。但对于机动车所有者或保有者的责任,我国法学理论界尚无深入而详细的研究,由于这一部分的内容较多,限于本文的篇幅,我准备另外行文探讨,在此仅粗浅涉及。《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第31条规定:“交通事故责任者对交通事故造成的损失,应当承担赔偿责任。承担赔偿责任的机动车驾驶员暂时无力赔偿的,由驾驶员所在单位或者机动车的所有人负责垫付。但是,机动车驾驶员在执行职务中发生交通事故,负有交通事故责任的,由驾驶员所在单位或者机动车的所有人承担赔偿责任;驾驶员所在单位或者机动车的所有人在赔偿损失后,可以向驾驶员追偿部分或者全部费用。”国务院的这一行政规章尽管已经越权,但却是以前处理交通事故至高无上的规则,全国各地的公安机关及法院无不遵从,但其规定却并不一定符合法学理论。例如被盗车辆发生交通事故时,最高人民法院在1999年6月25日所做出的批复中就明确规定:“使用盗窃的机动车辆肇事,造成被害人物质损失的,肇事人应当依法承担损害赔偿责任,被盗机动车辆的所有人不承担损害赔偿责任”。最高人民法院尽管明确了此种情形下责任的承担者,但并未指明其法理依据,有等深入研究。又如对于车辆买卖后未办理过户手续发生交通事故时的责任承担问题,公安部交通管理局于1999年11月28日做出的《关于车辆转卖未过户发生的事故经济赔偿问题的批复》中指出,机动车的买卖“必须经过汽车交易市场并由所有人或车辆所属单位及时向当地车辆管理机关办理过户登记手续。未履行以上二项手续的交易,应视为无效。发生事故后,由事故责任者和车辆所有人或所属单位负责损害赔偿。当事人对此若有异议,可告之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尽管公安部交通管理局也无权来确定责任民事赔偿责任的承担者,但在法学理论研究中具有一定意义。又如在借用车辆、挂靠车辆(包括强制挂靠、自愿挂靠)、擅自使用他人车辆等情况下,在使用车辆的过程中发生交通事故的责任承担主体,也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与讨论。但需要注意的是,依据人身损害赔偿解释第3条规定:“二人以上共同故意或者共同过失致人损害,或者虽无共同故意、共同过失,但其侵害行为直接结合发生同一损害后果的,构成共同侵权,应当依照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条规定承担连带责任。二人以上没有共同故意或者共同过失,但其分别实施的数个行为间接结合发生同一损害后果的,应当根据过失大小或者原因力比例各自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按照该解释第5条的规定,在责任人承担连带赔偿责任时,赔偿权利人必须把这些共同侵权人都列为共同被告,如果未列为共同被告的,人民法院必须追加共同侵权人参与共同诉讼。这种诉讼是必要的共同诉讼,不可遗漏共同被告。而且,共同侵权人之间尽管存在着责任分担比例的问题,但对受害人却应共同承担连带赔偿责任,这一规定不仅更加符合侵权法理论,也从实际上加强了对受害人的保护。而此前依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处理事故时,人民法院一般都直接判决由各个共同侵权人各自对受害人承担具有明确比例及数额的赔偿责任,若其中一个赔偿义务人无力赔偿时,实际上使得赔偿权利人根本无法得到足额的赔偿,既不符合法理,也不利于保护受害人的合法权利。但交通安全法第76条的规定并不符合侵权法理论,该条第1款第(一)规定:“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责任;双方都有过错的,按照各自过错的比例分担责任。”我认为这种分担责任的方式在某种情形下是错误的(最低也是引人误解的)。因为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时,其损害不仅包括双方机动车上的人、财物,也会使事故双方之外的其他第三人的人身和财产遭受损害,那么按照侵权法的理论,其二者都必须共同对该第三人的损害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在对第三人赔偿后才能按照其过错程度来确定分担责任。也许交通安全法的规定也有此意思,但交通安全法的这一语句表述给人的理解就是先予以确定分担或者是直接分担责任,实为不妥,倒不如人身损害解释第3条的规定那么明确。对于交通安全法这一规定的适用,应当引起司法机关的高度注意。尽管交通安全法并未规定赔偿义务人的确定问题,但事实上并不是像有些人认为的那样,认为无法确定赔偿义务人。我认为,关于如何确定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中的赔偿义务人,的确需要法学理论界做出更加深入的研究与探讨。这不仅是审判实践的需要,更是法学理论研究的责任。

三、 受害人过错与过失相抵问题
过失相抵作为确定赔偿数额的方法不仅适用于过错责任,同样也可以适用于无过失责任,我国的民法通则第131条也作出了具体的规定:“受害人对于损害的发生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侵害人的民事责任”,但过失相抵也一直是我国司法实践中存在问题最多的方面之一,截止到目前,仍然有很多人认为过失相抵的后果就是使侵权人减轻或免除责任,实际上混淆了受害人过错与过失相抵的概念和关系。在侵权法的过错责任中,受害人自己具有过错(有人称为混合过错)时可能会影响到侵权人是否承担责任的问题,同时也可以影响到承担责任的多少问题;但在无过失责任中,过失相抵作为当事人具有过错的法律后果,只能使侵权人减轻赔偿损失的数额,也就是说解决的是赔偿多少的问题。但由于我国的一些法律用语中并未严格区分,所以极容易引人误解,如交通安全法第76条第1款第2项规定:“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机动车驾驶人已经采取必要处置措施的,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责任”。此句中的“责任”一词,立法者的意图很明显是减轻机动车驾驶人一方的赔偿数额或赔偿责任而已,绝不是涉及到归责方面。例如按照《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第18条的规定,交通事故责任分为全部责任、主要责任、同等责任、次要责任四种责任划分方法,而且由于该办法所采用的是过错责任的归责原则,所以把责任的划分与认定也作为确定赔偿比例或数额的依据,我认为这是不正确的。我们知道,归责原则所决定的是应否承担责任的问题,而过失相抵所解决是减轻赔偿及其多少的问题,其适用范围与作用是不同的。在采用无过失责任及严格责任的归责方式时,受害人的过错并不一定是侵权人免除责任的依据[6],而只能是在确定赔偿具体损失数额时是否可以减轻侵权人赔偿损失。不论是交通警察机关还是人民法院在处理交通事故案件时,很多情况下都以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的是否有“违章行为”作为是否承担责任的主要(甚至是根本)依据,并由此来确定具体的赔偿范围及数额,这完全混淆了侵权行为法的归责原则与确定赔偿数额的方法这二者之间的关系。同时,《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以“违章行为”作为承担责任的依据也是错误的,如该办法第17条即规定:“公安机关在查明交通事故原因后,应当根据当事人的违章行为与交通事故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及违章行为在交通事故中的作用,认定当事人的交通事故责任。当事人有违章行为,其违章行为与交通事故有因果关系的,应当负交通事故责任。当事人没有违章行为或者虽有违章行为,但违章行为与交通事故无因果关系的,不负交通事故责任。”在适用无过失责任时,除了法定免责事由外,不论其行为是否违章,都应承担责任,况且在实践中也有当事人各方都无违章行为但仍然会发生交通事故的情形呢?!而交通安全法第76条第1款第(一)项规定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时以“过错”为承担责任的依据,不失为一种进步。至于其第2项规定在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的交通事故,以无过失责任作为归责原则,根本不以机动车驾驶人是否具有过错从而判断其是否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只是从反面规定可以减轻赔偿范围与数额的方法,完全摒弃了“违章行为”作为是否承担责任的依据,无疑更加符合法学理论与客观事实。
由于交通安全法第76条第1款第二项规定“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机动车驾驶人已经采取必要处置措施的,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责任 ”,这里的“责任”并非归责原则中的责任,而指的是可以适用“过失相抵”,从而减轻机动车驾驶人的赔偿数额或赔偿比例。所以我认为以防止引起误解,似乎应当修改这一表述方式。也许是受此影响,国务院及公安部的相关规定也都出现了类似的情况。在国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91条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交通事故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第92条规定:“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逃逸的,逃逸的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但是,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责任。当事人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的,承担全部责任。”公安部于2004年4月30日颁布的《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45条也明确了责任确定的具体方法。例如该条第(三)项规定:“各方均无导致交通事故的过错,属于交通意外事故的,各方均无责任”。这里的“无责任”是什么意思?似乎是“无须承担责任”,指的责任承担方面。但从无过失责任来讲,发生交通意外事故时机动车驾驶人即使没有过错也应承担赔偿责任,此乃侵权法的一般常识及交通安全法的明确规定,岂能让这公安部的这一规章来予以否定?!类似的问题也出现在该条第(一)、第(二)项的规定中。以上所举条例及规章因未明确说明这里的“责任”指的是确定责任时的归责原则还是确定赔偿范围时适用过失相抵的依据,容易引人误解。更为担忧的是,如果机动车保险条款中是以交通事故认定书中确定的责任来确定是否理赔以及计算免赔率,那么机动车驾驶人在按照交通安全法第76条承担赔偿责任后,岂不是无法向保险公司要求理赔?!所以,我建议公安部应当对此条规定进行修改,使其更加明确与正确。
过失相抵作为确定损害赔偿数额的方法,对于决定侵权人是否可以减轻赔偿损失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而此前我国的司法实践中就是缺少这种过失相抵的详细而具体的标准,法官的随意性很大。在以往处理交通事故案件时,如果是被公安交通机关认定为同等责任时,法庭就会让机动车一方赔偿其50%的损失,很简单。而如果是认定机动车一方承担主要责任时,则一般都为赔偿70%、80%甚至90%的损失,承担次要责任时一般都为赔偿40%或30%的损失,很少有其他比例,且一般都会让机动车一方赔偿较多损失。至于法庭为何让机动车一方赔偿所确定的比例或数额的损失,则语焉不详,判决结果很难得到当事人的认同,也难免会出现司法不公平的现象。我认为最高人民法院似乎可以借鉴日本的作法,对道路交通事故中过失相抵的问题作出具体的司法解释,比如建立起一套完整的过失相抵的比例基准或标准,不仅使得基本相同案件得到基本相同的裁判结果,体现司法公正,也能提高审判效率,而且也能使得机动车一方知道为什么应当赔偿相应的损失以及让受害人知道为什么要减轻机动车一方赔偿损失,增强对裁判结果的认同及对交通规章的遵守。
此外,按照最高法院的人身损害赔偿解释第2条第2款的规定:“适用民法通则第一百零六条第三款规定确定赔偿义务人的赔偿责任时,受害人有重大过失的,可以减轻赔偿义务人的赔偿责任。”明确规定了只有在受害人有“重大过失” 的才“可以”减轻赔偿义务人的赔偿责任。何谓“重大过失”?此司法解释未予以指明。交通安全法第76条第1款第2项所规定的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有“违反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行为时是否属于“重大过失”?不无疑问。而且是否“可以”减轻机动车一方赔偿损失的权力在于法官,也就给予了法官更大的自由裁量权。我认为,在确定是否应当减轻机动车一方赔偿损失时,应当适用交通安全法的这一明确规定,不适用最高法院的这一司法解释规定。

四、 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制度的建立与适用
汽车责任保险起源于德国、瑞典、挪威,[7]按照邹海林先生的介绍,汽车责任强制保险分为相对强制保险和绝对强制保险两种类型[8]。交通安全法第17条明确规定:“国家实行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制度,设立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按照交通安全法第76条规定:“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尽管没有明确规定受害人对保险公司享有直接请求权,但从这条规定的内容来看应为直接请求权,这也是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的一个显著特点。对于何为“第三者”,交通安全法并未明确规定,不论汽车驾驶人是受雇于机动车所有人还是借用人等等,由于一般都把他看作被保险人或其一方,因此通常都不视其为第三者,当然也就无法得到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的保护。至于交通事故车辆上的乘座人员是否为第三者,不无争议。例如在目前的机动车第三者责任保险中,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现行的《机动车保险条款》第四条第(三)项就明确规定“本车上的一切人员和财产”的人身伤亡和财产损毁,不论在法律上是否应由被保险人承担赔偿责任,保险公司也不负责赔偿。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机动车辆综合险条款》、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的《机动车辆保险条款(2004版)》条款中也有基本相同的规定。由此看来,他们都把第三者定义为被保险车辆上面的财产及人员以外的财产及人员。但从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的立法意图上看,我认为把他们也都作为第三者更为妥当。而且我认为就算是发生交通事故的机动车上的乘座人员为机动车所有人的家属,也应予以相应的保险赔偿。应当特别注意的是,在交通事故中伤亡人员较多的机动车驾驶人却并未能得到保护,在现行商业或强制保险中由于保险公司都拒绝给予车上人员责任险较高的赔偿限额,因此机动车驾驶人如果发生交通事故而受伤或死亡时,往往无法得到充分的救治,看来对于机动车驾驶人的权利保护也应当引起各部门的重视。
作为强制性的机动车第三者责任保险,随着交通安全法的出台也受到了一些媒体的关注与批评,批评的焦点主要表现在不论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是否具有过错,如果其受到人身伤亡与财产损失时,都必须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社会公众与舆论普遍担心的是可能会诱发居心不良者的道德危机,甚至也会有鼓励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违反交通规章的可能。尽管我认为这种观点有一定的道理,但目前似不足虑,因为毕竟更多的人是珍惜自己的健康与生命,不会因为想得到这一保险的保障(并非给予货币实物等形式的赔偿给付)而置生命于不顾。我认为,目前存在的一个很主要的问题是,应当尽快建立起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的具体规定,特别是在人身损害赔偿解释施行后,不仅增加了赔偿的范围以及明显提高了赔偿的标准及数额,而且有些赔偿项目不论是以前、现在还是将来一定时期内都无法予以保险赔偿,这无疑使得机动车驾驶人需要额外承担较大数额的赔偿负担。我认为,由于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主要是为了填补受害人的损失,同时也应照顾到社会、保险机构、机动车驾驶人及其所有人、受害人各方面的权利,因此必须合理确定赔偿范围与赔偿标准,并且最好能建立起最高赔偿限额制度,以免产生消极作用。所以我认为国务院在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7条的规定,在制订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制度时予以明确规定,或者由最高人民法院另外制订出一个新的司法解释,来对道路交通事故的赔偿问题作出特别规定,以更加符合交通事故案件处理的特殊要求。

五、 交通事故认定书的性质与作用
尽管有些同志曾经对交通事故责任的归责原则提出过不同的看法甚至发生过激烈的争论,但对于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的性质和作用,似乎不屑一顾,鲜有论及,可是存在的问题却并非那么简单。最早规定“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的法律法规仍然是《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该办法还专列一章共6条来规定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原则、责任的确定及责任的重新认定等问题。我认为,不论是从《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还是从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来看,把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作为一种证据来看待应该没有异议,但从此前学者的争论及司法实践来看,却并非如此。其一,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可以被申请重新认定,所以有的学者把其看作是另一种形式的行政复议了。但我认为尽管对证据可以申请重新鉴定,但毕竟在程序上还是存在明显的不同;其二是随着近几年来学者们的论述,把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当作一种行政行为,有些学者从交通警察应当作出交通事故责任认定这一职责出发,认为其行为当然是一种具体行政行为,或者把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与根据该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后发生的行政处罚的紧密关系(甚至称之为因果关系)来论述,也认为其应当受到法院的审查;还有学者认为,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应属于一种行政认定行为,所以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条第1款的规定,也是属于行政诉讼案件的受案范围。[9]而且,近年来有些地方法院也陆续受理了一些对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不服而起诉的行政诉讼案件,人民法院也已受理并作出了相应的裁判,并未否认属于人民法院的受理范围。我认为这种观点表面上看似正确,但实际上却存在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首先,从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性质来看,其只能是一种证据,且与物证、书证、勘验笔录等不同,他是一种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员根据一定的专业技能按照一定的原则和方法,通过分析与论证来确定当事人是否应当承担一定责任的过程。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63条规定的证据类型来看,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既不同于鉴定结论,也不同于证人证言,倒有点像英美证据法中的“专家证据”。这些学者们之所以把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看作是可诉的行政行为很可能是受到以下二个方面的误解:其一是原《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中规定了交通警察机关在处理交通事故时必须对事故作出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并由此推断其行为应属于(具体)行政行为;其二是该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会影响到当事人的权利或义务,因为交通警察机关将会依据该交通事故责任认定进行行政处罚,而且在民事诉讼中法院也会依据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来确定当事人各方的责任。但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是值得商榷的。因为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本身尽管只有一份,但却起着三个方面的作用,其一便是作为交通警察机关对违章的当事人进行行政处罚的依据,也就是作为行政处罚的证据使用,此外,在交通肇事刑事案件与民事赔偿案件中,又起着证明被告人是否有罪、赔偿义务人是否应当承担民事赔偿责任以及应当赔偿多少损失的证据作用。也就是说,该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作为三种不同责任领域的证据,分别起着不同的作用。但其合理性(以及合法性)是值得怀疑的。第一,这三种类型的诉讼中,其证据的形式、证据的收集程序、证明的目的、证据的要求、证明的标准等各方面都存在不同和差异,尽管很多证据可以同时作为这三种程序的证据使用,但像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这一“不伦不类的东西”(笔者绝无贬义,只是暂且无法将其合适称呼而已),怎么能让其当然成为认定事实与承担责任的依据?如果真是这样,那还要法院干什么呢?事实上此前以及现在的法院在审理交通事故案件时确实如此,只要有了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一般都直接按照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的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作出判决,这样多容易啊。其二,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作为交通警察机关对违章当事人的行政处罚的证据,应当是顺理成章无可非议的,但直接作为民事诉讼的责任承担依据及刑事责任的依据却与证据法基本理论不符,因为是否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以及应当赔偿多少损失,只能由人民法院依据相关的证据(包括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以及其他证据)经过分析后才能予以确定,这根本不是交通警察机关的职责范围。明确地说,交通警察机关根本就没有权利来作出这两个方面的认定。其三,我国并没有法治的传统,行政机关越权行政行为太多,比如《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中关于民事赔偿责任的归责原则,本身就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123条的公然违反,还有如《医疗事故处理办法》对赔偿范围、标准、程序等方面的规定,也违反了民法通则的规定(限于本文内容,此处不予详述),且也超越了自己的职权范围,所以仅仅依据国务院有这样一个《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的规定来论证其具有可诉性,理由并不充分。那么,对于2004年5月1日起施行的交通安全法及国务院、公安部的相关规定又是如何呢?交通安全法第73条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交通事故现场勘验、检查、调查情况和有关的检验、鉴定结论,及时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作为处理交通事故的证据。交通事故认定书应当载明交通事故的基本事实、成因和当事人的责任,并送达当事人。”其中有两点值得注意,其一是名称有了变化,将原来的“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改变成了“交通事故认定书”删掉了“责任”二字。其二是也要载明当事人的责任,也就是说还是要对其责任进行认定。笔者认为,这也许反应了立法者的无奈:既欲让公安机关淡化甚至退出对事故责任确定方面的涉及,但却又不得不做如此规定,也许是对目前我国法院没有建立一套完整、具体、高效的交通事故处理规定所采取的权宜之计吧。值得一提的是,《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第22条规定:“当事人对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后十五日内,向上一级公安机关申请重新认定;上一级公安机关在接到重新认定申请书后三十日内,应当作出维持、变更或者撤销的决定。”而交通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公安部制订的《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都不再规定重新认定程序,也反映了公安机关职能的转变与重新定位。所以有人认为:“道路交通安全法明确了交通事故认定书的证据效力后,交通事故认定书不能够被作为公安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而提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但是,当事人在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调解或者诉讼中,可以就交通事故认定书作为证据的真实性、可靠性和科学性提出质疑,如果有其他证据证明交通事故认定书存在错误,调解机关或者法院可以不采用这种证据。”[10]我认为这种观点是有一定道理的。
此外,公安部颁布的《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中还依据事故的种类分别出具两份名称不同的认定书:一种是按照简易程序处理而制作的“事故认定书”,一种是按照普通程序或一般程序处理而制作的“交通事故认定书”,其内容与格式有些不同。我认为,尽管可以按照交通安全法的规定适用不同的程序来处理交通事故,并根据两种程序的不同特点在内容上有所差异,但不能对采用简易程序处理的交通事故只写明为“事故认定书”,以免引起误解——难道依据简易程序处理的道路交通事故就不是“交通事故”?

六、 交通事故的调解与诉讼
鉴于我国目前并未建立专门处理交通事故案件的法庭,因此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一般都由民事审判庭审理。尽管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并非什么疑难复杂案件,但我通过在广东省内各地法院及部分外省法院办理的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中,相当一部分法官对交通事故的审理并不娴熟,更谈不上精通。面对日益增长的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如果都把这些案件全部交由人民法院来审理,必将大幅增加法院的负担,目前似乎并不现实。况且有些人身及财产损失较小的案件,当事人也都有尽快处理的愿望,因此保留公安机关依据当事人自愿的原则进行调解的做法,尽管会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但毕竟是一种无奈的选择。由于我国目前并未明确规定一部专门规范调解的法律,有关公民之间争议的调解的相关规定也散见于一些实体法及程序法中,并不系统、完整。目前公安机关进行调解的主要问题是赔偿是否公正的问题,这主要体现在过失相抵的确定、赔偿项目及标准等方面。至于在条件成熟时是否有必要继续保留公安机关的调解职能,似乎更需要理论界与实务界进行深入的研究和讨论。

七、 预付医疗费、缴纳事故责任保证金与暂扣车辆问题
预付医疗费、缴纳事故责任保证金与暂扣车辆,是各地公安机关处理交通事故时经常使用的三种方式。但我认为这其中存在着很多问题,很有必要进行讨论。首先谈谈缴纳事故责任保证金的问题。在《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及最高人民法院、公安部《关于处理道路交通事故案件有关问题的通知》中并未规定肇事车辆的所有人应当缴纳事故责任保证金,倒是各省地方法院及公安机关的规范性文件中明确了必须缴纳这项保证金,明显属于越权行为。例如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广东省公安厅联合发布的《关于处理道路交通事故案件若干具体问题的通知》第1条就明确规定“交通事故造成人员伤亡或者财产损失,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暂时扣留交通事故车辆并责令交通事故当事人及其所在单位或者机动车的所有人缴纳事故责任保证金。当事人拒绝缴纳保证金,或者缴纳的保证金不足额的,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可以继续扣留交通事故车辆。事故责任保证金的数额应不超过交通事故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时的损害赔偿数额。”所以在广东省各地几乎都可以看见不论是交通事故造成人员死亡、受伤或者是只有财产损失,都会出现公安机关要求肇事车辆缴纳事故责任保证金,否则就扣留车辆。我认为这个超越权限的规定尽管会对受害人提供一定的保障,以免诉讼前或诉讼时被告转移财产,以保护受害人所受到的损失能够得到充分的赔偿,但这个规定却是没有法律依据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规定,作为地方各级公安机关与各省高级人民法院根本就没有设定任何行政强制措施的权限。最高人民法院尽管具有制订司法解释的权力,但其并未作出这样的规定,而且实施暂扣行为的机关是公安机关的行政行为,最高法院也不可能会越权作出这样的规定。广东省的这一规定也超越了暂扣车辆的适用范围,因为《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第13条规定:“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害需要抢救治疗的,交通事故的当事人及其所在单位或者机动车的所有人应当预付医疗费,也可以由公安机关指定的一方预付,结案后按照交通事故责任承担。交通事故责任者拒绝预付或者暂时无法预付的,公安机关可以暂时扣留交通事故车辆。”也就是说,暂扣车辆的适用条件是“交通事故责任者拒绝预付或者暂时无法预付”,而不是其他任何条件或原因。其次,该条具体规定了预付医疗费的前提条件是“造成人身伤害”,而非死亡或其他,因为有些交通事故造成行人当场死亡的,并不存在预付医疗费的前提条件,但还是被暂扣车辆。还有一些地方公安机关在处理交通事故时,责令机动车所有人缴纳相当大数额的医疗费或事故责任保证金,在其无力缴纳时当然就暂扣机动车,实属不当。在交通安全法实施后,由于采用了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制度,更是缺乏必须要求机动车所有人缴纳事故责任保证金的理论与事实基础,所以,应当缴纳事故责任保证金的制度应当随着交通安全法的实施而终止。否则,我认为可以对公安机关的这一越权行为提出行政诉讼(包括此前的因强制缴纳事故责任保证金的行为都可以提起行政诉讼,控告公安机关越权使用强制措施)。对于受伤人员的医疗费用问题,由于交通安全法采用了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制度(尽管目前仍然未能建立与实施),所以自然不能再以这个理由“暂扣车辆”。对于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可以合法暂扣车辆,交通安全法第72条已明确规定:“交通警察应当对交通事故现场进行勘验、检查,收集证据;因收集证据的需要,可以扣留事故车辆,但是应当妥善保管,以备核查。”也就是说,只有在“因收集证据的需要”时,才可以扣留车辆,否则应为违法,机动车所有人可以提起行政诉讼寻求司法保护。而且,扣留的时间也应有所限制,以免公安机关以这个法定条件为借口长期扣留车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93条的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经过勘验、检查现场的交通事故应当在勘查现场之日起10日内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对需要进行检验、鉴定的,应当在检验、鉴定结果确定之日起5日内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以及公安部于2004年4月30日发布的《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39条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当事人生理、精神状况、人体损伤、尸体、车辆及其行驶速度、痕迹、物品以及现场的道路状况等需要进行检验、鉴定的,应当在勘查现场之日起五日内指派或者委托专业技术人员、具备资格的鉴定机构进行检验、鉴定。 检验、鉴定应当在二十日内完成;需要延期的,经设区的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批准可以延长十日。检验、鉴定周期超过时限的,须报经省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批准。”第42条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扣留的事故车辆除检验、鉴定外,不得使用。检验、鉴定完成后五日内通知当事人领取事故车辆和机动车行驶证。”如果按照以上的各项规定来计算,一般情况下扣留车辆的时限分别为10日、40日,也就是说最高不能超过40日。否则,我认为可以提起行政诉讼要求公安机关予以赔偿相关损失。
从要求机动车所有人预付医疗费、事故责任保证金,直至暂扣车辆,我们不难发现不仅发现屡见不鲜的行政越权现象,也发现了政府职能意识的转变。在以前(甚至是现在以及无法判断多长时间的将来),一些只能依靠司法部门来处理的事情我们总是想让行政机关来包揽,尽管对受害人的保护起到了积极的、不可抹煞的作用,但也表现出了政府机构与司法机关职能不分甚至错位的现象,在实践中也损害了部分侵权人的合法权益。就以暂扣车辆为例,在交通事故造成行人死亡后,由于种种原因(既有公安机关也有法院的原因)导致案件迟迟不能判决,车辆暂扣有时长达一年多近两年,等到结案后申请执行,在拍卖车辆后赔偿受害人时,由于需要缴纳数额较大的车辆保管费用(如在广州就为每天20元),以及车辆的毁损(甚至有人为的毁损)及自然贬值,基本上没有多大数额,甚至有的车辆拍卖得到的款项还不够支付车辆保管费用。出现的这一情况,不知道当初制订这一规定的“立法者”作如何想?!还不如在暂扣车辆的时候就拍卖车辆,将其所得价款提存后以用作赔偿,对责任承担者及受害人都有利。而且,更不用说暂扣车辆后给机动车所有人所造成的停运损失,也影响了机动车所有人清偿债务的能力。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随着交通安全法的实施,也标志着因考虑到民事赔偿而暂扣车辆时代的终结,也体现了公安机关职能的重新定位。从这个方面来说,此举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八、 对交通安全法的民事赔偿规定的评价与建议
对机动车辆责任采用无过失责任无疑是一种进步。由于交通事故产生的损害赔偿(包括人身损害赔偿与财产损害赔偿等)案件在民事侵权案件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所以应当引起立法机关与司法机关的足够重视,但遗憾的是我国目前关于这方面的详细规定确实太少,法学理论界也未能予以应有的关注,缺乏可操作性。作为一部主要规定交通安全管理的法律,涉及到民事赔偿问题似乎可以不做规定,而由民事法律及制订相应的特别法来具有针对性的规定似乎更为妥当。例如交通安全法第76条中确定的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发生交通事故时应当承担无过失责任以及免责事由,与民法通则第123条的规定是完全相同的,显得重复。立法者的意图大概是想以“法律”的形式来明确(甚至是鲜明)的否定《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中所确定的过错责任吧!而且,由于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纠纷案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问题是如何确定过失相抵的标准或基准,这并非法律所能解决的,也需要司法机关不断的研究与探索,以正确、公平的处理此类案件,保护当事人各方的合法权益。此外,由于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都是过失侵权,特别在受害人受到人身损害时,应当赔偿的范围、标准及数额等相关制度有其特殊性,而目前不论是其他人身侵权损害赔偿还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都全部适用最高人民法院的人身损害赔偿解释的规定来处理,其中有些赔偿标准并不太合理(我也专门写了一篇文章来讨论该解释的赔偿范围与标准等问题)。由于我国的民法通则的条款过于简单,最高法院的相关司法解释滞后,法学理论研究的不够深入,相关制度未能建立、完善与配合,都会影响到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的处理,也难免会影响到交通事故各方的利益,甚至会影响到社会、经济及相关产业的健康发展。因此,我认为不论是从交通事故处理的立法还是司法实践来看,我国有关交通事故处理的各种机制与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应当说还是任重而道远。



定稿于2004年9月19日

欢迎各位法学爱好者与我共同探讨相关问题。
未经本人许可,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联系电话:02033517138 13042050713
E-MAIL:gaoyuan2000@21cn.com


注释:
[1] [德]巴尔著、焦美华译《欧洲比较侵权行为法》,法律出版社2001年第1版,第483页。
[2] 李薇著《日本机动车事故损害赔偿法律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1997年第1版,第5页。
[3] 同[2]引书,第7页。

上海市严禁在旅游业务中索要、收授回扣和收取小费的规定

上海市政府


上海市严禁在旅游业务中索要、收授回扣和收取小费的规定
上海市政府




第一条 为了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禁止在旅游业务中索要、收授回扣和收取小费,维护本市旅游业的声誉,根据国家《关于严格禁止在旅游业务中私自收授回扣和收取小费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本市接待外国人、华侨、港澳同胞、台湾同胞等入境旅游者的旅行社(包括旅游公司或其他同类性质的组织)、汽车公司、饭店(包括宾馆、旅馆、餐馆等)、商店和参观游览单位。
第三条 本规定所称的接待人员是指前条所列单位的工作人员,包括管理人员、翻译、导游、陪同人员、服务员、营业员、驾驶员等。
第四条 本规定所称的回扣、小费是指在旅游业务中,饭店、商店和参观游览单位或旅游者给予接待人员的实物、现金或有价票券等各种名目的“馈赠”。
第五条 在旅游业务中,旅游者主动赠予礼品,接待人员应当婉言谢绝;谢绝不了的,应当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礼品处理的规定办理。
第六条 严禁接待人员在旅游业务中利用工作之便,索要、收取回扣或小费。
对违反前款规定者,由接待人员的所在单位(以下简称所在单位)根据不同情况,分别给予行政警告或记过处分;对其中屡教不改者,所在单位可予以留用察看或开除公职处分。市旅游事业管理局(以下简称市旅游局)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对所在单位执行上述规定的情况进行监督,
对所在单位不按规定处理的,可追究其主管人员的责任。
第七条 对违反第六条第一款规定的,市旅游局可会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没收其非法所得,并按非法所得额处以三倍以下的罚款。
第八条 索要、收取回扣或小费数额较大、情节严重、触犯刑律的,由司法机关依法惩处。
第九条 严禁饭店、商店和参观游览单位付给接待人员回扣。饭店、商店和参观游览单位不得以营业收入、利润和企业自有资金支付回扣给接待人员。
对违反前款规定者,其上级主管部门应严肃处理,并可对单位主管人员予以行政处分;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除对单位按所给金额处以三倍以下的罚款、并可吊销其营业执照外,还可对单位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处以两百元以下的罚款;对屡教不改者,市旅游局可予通报并可作暂停其接
待入境旅游者业务的处理。
第十条 凡违反本规定被开除公职者,本市任何接待入境旅游者的单位不得予以录用。
第十一条 对于检举、揭发违反本规定行为的有功人员,应给予表彰、奖励。
第十二条 罚没的款项和实物按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处理。
第十三条 市旅游局是本市旅游行业的主管部门,负责本规定的实施和解释。
工商行政、财政、税务、审计、劳动等管理部门以及接待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应按各自职责,协助市旅游局实施本规定。
第十四条 本市接待国内旅游者的单位,参照本规定执行。
第十五条 本规定所称的“以下”,包括本数。
第十六条 本规定自一九八七年十一月十五日起施行。
第十七条 本市过去的有关规定与本规定相抵触的,均以本规定为准。



1987年11月2日